圍繞中心履行職能 推進全縣生態文明建設
發布日期:2018-06-14 作者:縣人大常委會城環工委 張云江
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隨后,新華社發布信息“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是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之后,在全國性會議上全面闡述、明確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當前形勢下,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家戰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公信力,服務和促進科學持續發展進程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要求人大工作核心要吻合、目標要一致、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統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大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要更好地履行職責,把服務生態文明發展、保障生態文明發展、促進生態文明發展的要求貫穿于人大工作全過程,落實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駛入科學發展的軌道。結合陸良縣情,圍繞人大工作的實際,在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活動中應履行好職能,發揮好代表作用。
一、切實履行監督職能,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措施
人大機關履行監督職能,就是要進一步完善監督責任機制,整合監督力量,找準監督著力點,切實解決在生態文明建設監督機制不健全、重點領域監督不到位的問題。
完善監督責任機制。按照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和要求,今后一段時期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同“三城同創”和人居環境提升工作結合起來,作為人大監督的重點,形成常規化工作機制,做到監督經常化、剛性化、實效化,每年常委會至少要安排一次聽取生態文明建設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開展一次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檢查或代表視察,每屆常委會對生態文明工作進行一次評議,通過專項報告、代表檢查或視察、評議構建明確有力的監督責任體系,達到報告實情、視察推進,評議整改的目的,全面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明確監督重點領域。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熱點、重點問題加強監督檢查。加強代表對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辦理落實,堅持一抓到底,直至問題解決。積極指導有關部門全面落實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水資源等方面法律法規和條例,督促節能降耗、合理利用資源。加強對林業執法、環保執法、水務監察等活動的法律監督。全縣要進一步吸取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的教訓,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的決策部署上,進一步轉變作風,進一步夯實我縣綠色持續發展的根基,著力建設生態優美,美麗宜居、和諧幸福家園。
構建立體監督體系。充分發揮人大機關的組織協調職能,注意整合監督力量,發揮各種監督主體的作用。通過運用質詢等“剛性”手段,督促糾正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通過邀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參與,聘請生態文明監督員開展明察暗訪、民主評議等活動,吸收群眾代表參與視察、檢查、調研等工作,使黨內監督、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各種監督形式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發揮各自優勢,在不同層面、不同范圍和領域內進行監督,形成綜合監督體系,促進人大監督實效的提高。
二、切實履行重大事項決定權,排除生態文明建設障礙
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涉及觀念轉變、產業轉換、體制轉軌、社會轉型等,涉及的決策措施很多,這給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帶來了新的挑戰,針對這種情況主要要做好以下幾點。
著力進行生態文明調研。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文件和會議精神的落實,適時組織調研組通過實地視察、召開座談會、走訪群眾、聽匯報等方式,對重點區域、水域、重點企業、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提升等問題的進行視察,了解掌握我縣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及各部門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做法,督促政府全面改善和提升環境質量,積極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為縣委、政府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問題作出決議、決定做好充分準備。
著力嚴格依法辦事。緊緊圍繞縣委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部署和要求,以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充分發揚民主,及時、依法對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事項進行審議,對我縣的生態文明規劃和建設方面的重大問題作出決議、決定,把黨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轉化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行動。
著力督促加快生態建設。重大事項通過人大審議后,一經通過,既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隨意變更,若要調整,須經人大常委會備案或批準。下一步縣人大要通過監督、視察等方式,全過程督促各項決議、決定的執行,把縣委的主張和意圖落實到全縣人民群眾發展生態經濟、推動跨越發展的具體實踐中去,使生態文明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和目標,駛入規范化、法治化軌道,奮力提升陸良的綜合競爭力和美譽度。
三、切實發揮代表作用,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合力
人大代表是廣大人民群眾中的一員,是人民群眾中思想先進、有一定技術和管理水平的人或者說是人民群眾中的先進分子,是生態鄉村建設的生力軍和主力軍,人大代表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不可小視。
夯實基層人大代表陣地。繼續發揮人大代表之家的陣地作用。以《陸良人大網》為載體,重點加強對各級人大代表在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作用的宣傳,引導各級人大代表既做法律的宣傳員也做生態文明的講解員,既做群眾的代表人也做群眾生態文明的帶頭人,既做法律的踐行著也做生態文明的實踐者,全面營造良好的生態文明建設氛圍。
筑牢貫徹生態思想標線。結合學習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活動的全面啟動,要求全縣人大代表進一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基層工委和人大主席團工作指導,將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納入鄉鎮街道工作計劃,同時依托“三城同創”、城鄉環境提升年等活動加強生態文明教育。
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合力。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展,人大代表要圍繞黨委、政府、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又要傾聽群眾的呼聲、建議,把群眾的合理意愿反饋給黨委、政府,代表群眾說話,協助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推動各地生態文明建設上新臺階。
實現生態文明建設,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于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人大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貫穿人大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切實做到與縣委同心同向同力同行,支持和保護黨員干部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謀劃發展、勇于實踐的積極性,形成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干事創業氛圍,為全縣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